往期回顾




 
 
 
 
版权所有:华光环能 PDF版
发刊日期:2020年08月26日> > 总第639期 > 第四版 > 新闻内容
宜兴东坡提梁紫砂壶记
新闻作者:碧波  发布时间:2020年08月26日  查看次数:  放大 缩小 默认
  早知宜兴紫砂名壶,价随市涨,令人咋舌。而我所拥有的这把东坡提梁壶,虽非出自名家,却款式古朴,足可怡情;爱之愈深,就愈使自己在纷纷扰扰的人世中活得有滋有味。
宜兴丁蜀镇为我国著名的陶都,尽世所知。我曾去过几次,观龙窑、看制陶、又赏博物馆里的藏品。伫立橱窗前,大壶小壶,古今皆有,耳目为之开涤,神情以之怡悦,而一把东坡提梁紫砂壶峭拔凝立,造型别致,见者啧啧。当时,我心窃慕之,然客车频频催人赶路,求而不得,遂惆怅而归。
        无心寻古,古已入心。作为“枕边书”之一的《东坡选集》,诗文皆备,常读常新。东坡文思泉涌,行文如流水,以达天地万物之情,其《赤壁赋》《石钟山记》《承天寺夜游》……广博而深远,造意尖新。最爱读《汲江煎茶》:“活水还须活火烹,自临钓石取深清。大瓢贮月归春瓮,小杓分江入夜瓶。雪乳已翻煎处脚,松风忽作泻时声。枯肠未易禁三碗,坐听荒城长短更。”诗中,月夜临江烹茶,为人所神往,四体超爽,不觉两腋习习生风,个中妙趣非亲身经历则难以体会,趣者,生气与灵机也。
        越三年,举家移居蠡湖之畔,而博古架上空空如也,一如夜空中无星月,碧水中少游鱼,好不乏味呀!寒来暑往,友人始而赠我玉雕小象、唐三彩、惠山泥人,我继而搜访套娃、陶埙、葫芦丝、苏绣、银牛,最终藏品日富,但独少东坡提梁壶,且无日不思,兴不可遏。
        忽一日,有宜兴籍文友来访,啜茗清谈,他乡音浓重地将苏东坡客居宜兴制壶娓娓道来。东坡喜欢喝茶,当时的紫砂茶壶很小,屡喝屡续,甚是费事。一天夜里,小书僮打着灯笼来请东坡去吃夜点心。他看着灯笼计上心来,何不照灯笼的样子做把壶呢?他精思巧构,一番左旋右捏,肚大的灯笼壶做好了,但又光又滑不好拿,于是,他又搓条泥巴,这头搭那头,就像房屋上头的梁,烧制出来后,壶形屈曲槎桠,滑泽坚润,名之“提梁壶”。无出其右,为世人所脍炙,且以“东坡提梁壶”名焉。我闻之,叹道:“东坡先生制壶浑然天机,神乎其技,这也是才气功力使然。我们不能不为他敏感细腻的发现和创造而感动啊!”友人见我如此动情,当即许诺回老家购壶相赠于我,不日,盒装携来,欣然供之,顿时架上诸物,难以比肩,珍若拱璧。一有空暇,我常用绒布小心擦拭,使壶不染纤尘,光泽锃亮;敲之,铿鸣金石,声声入耳,极有韵致,若闻天籁之音。
        古人云,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每逢假日,亲友光顾作客,相向啜茗,尤爱把玩此壶,正看、侧看、横看、竖看,工中富拙,别开生面。那壶肩以三根形如树枝作梁,紫节湘斑,居中较粗为抓手,节节有致,与曲指相应,妙在称手,而壶身扁圆、鼓腹、平底、盖凸、嘴曲,色如荸荠,写意图案尽传其神,所刻镂的“东坡蜀居烹中峡”刀法精劲,表情达意,笔壶底款识清晰。制壶者集造型、书画、雕刻之大成,绘物态,状人情,将历史、文化、人文、精神融为一体,尽得自然的美感和人文情趣,最与东坡安贫乐道、随遇而安的精神相通。一时,赏壶者无不喜形于色。
        是夜,湖风拂帘,月色入户,茶香盈室,久久地凝视那壶,清人心目,壶之美,美在简朴,美在神韵,而不在于取悦一时,更不在于价高。原来,美是领会不尽的,也是享受不尽的,这让我体宁心恬,渐入梦境。只见青山隐隐,古木杈丫,茶树数丛,竹篱茅舍,一童子在炉边烹茶,东坡峨冠修髯,执壶品茗,仰观山,俯观泉,一蓑烟雨任平生……窗外,朝曦初露,小鸟啁啾,始知梦中情景,竟为那壶上的人物写意图也,不禁哂然而笑,精妙入理,遂为之记。
上一篇 下一篇
备案号:苏ICP备13048893号
CopyRight © 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